首页

关于申报重庆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通知
2023年12月01日 / 来源:科研处 / 责任编辑:黄敏 / 作者: / 点击:

校内各单位:

为推动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全市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重要贡献,推出了大量高质量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充分调动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市政府决定开展重庆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在规定期限内,我市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完成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我市作者与市外、境外作者合作且符合《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实施细则》和规定条件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申报人和成果不得同时申报重庆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 成果奖和第九届重庆市发展研究奖。

二、奖项数量

此次评选共表彰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80项。具体评选数量按照宁缺毋滥原则,根据申报、评审情况,在不超过上述总量的前提下据实确定。

三、申报条件

申报成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符合学术规范,学风严谨;无知识产权争议。

(一)申报成果时限。

申报成果属于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期间出版、发表、被采纳应用(或结项)的著作类、论文类或研究报告类成果,可按程序申报。

(二)申报成果类别。

1.著作类成果包括专著、编著、译著、工具书、教材、古籍 整理、普及读物、研究资料、地方志书等。

2.论文类成果包括论文(不含译文)、论文集等。

3.研究报告类成果包括咨询报告、论证报告、调研报告等。 以外文形式发表的申报成果,论文需附中文译文全文;著作需提交外文原件或复印件,并同时提交中文目录、中文摘要及主 要章节的中文翻译(不少于5000字)。

未正式出版或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类成果,需出具符合申报时限内的结项证明、采纳应用证明或其他有效证明。

(三)不得申报情形。

1.存在政治方向和意识形态问题的成果。

2.非社科类成果(包括原著为非社会科学成果的译著)。

3.交叉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研究中以自然科学为主的成果。

4.已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的成果;已申报省(部)级(国家部委除外)的其他社科类奖的成果。

5.著作权有争议且尚未妥善解决的成果;有抄袭、剽窃行为或其它弄虚作假行为等问题的成果。

6.文艺作品、辑集的人物传略、回忆录、新闻报道等。

7.领导讲话、工作总结,公文、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

8.大事记、概览、统计资料汇编及剪辑转抄的资料书等。

9.其他不符合申报的情形。

(四)限制申报情形。

1.公开出版的多人文章汇集而成的论文集,不得以论文集名义申报,只允许作者以自己的论文单独申报;若论文集为一人论述同一专题,可作为著作申报,若非同一专题,可选择其中一篇论文单独申报。

2.多卷本或系列成果使用同一书号出版的,只能申报1项。

3.丛书类成果,如作为整体申报,则单册不能分别申报;如各分册系主题相同或属同一学科,则只能整体申报1项;不同主题或不同学科的,可分别申报。

4.带有秘密、机密、绝密等字样的成果原则上不能申报;若确需申报,须经作者所在部门上一级保密机关核准同意,并出具同意申报的书面材料。

(五)成果时限确认。

1.以第一次发表时间或版权页第一次出版时间为准。

2.非正式出版和非公开发表的成果时限以省(部)级及以上党政机关的批示、采纳应用时间(或项目结项时间)等为准。

3.多卷本或系列成果,以最后出版齐全部分的出版时间为准。写作时间及“前言”“后记”中的说明或其他记载时间不能作为确定成果时限的依据。

四、其他要求

(一)申报主体。

1.成果应以完成单位或第一作者单位名义申报。1名申报人只能牵头申报1项成果,另可参加申报1项。

2.申报第九届重庆市发展研究奖的,不得同时申报本次市社科优秀成果奖。

3.符合申报条件但作者已故的成果,若为单一作者,可由其法定继承人通过作者生前所在单位代理申报;若为多人合作成果,申报人在征得已故第一作者法定继承人和其他作者同意,并出具相关书面证明后方可申报。

(二)申报署名。

1.论文以正文标题下署名为准;著作以公开出版物的版权页署名为准;未正式出版或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类成果以结项证书署名为准;未署名的,以采用单位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为准。

2.成果由单位或集体署名的,以第一完成单位或集体名义申报;如以个人名义申报,原则上应由成果负责人申报,并出具署名单位或集体同意的书面证明材料。

3.版权页上署名的顾问、主审等不具有申报资格。

4.多人合作的成果,应按成果署名确定5名之内的主研人员,由第一作者牵头申报;第一作者因故不能申报的,出具放弃申报并同意其他作者申报的书面证明材料,由其他合作者确定5名之内的主研人员申报,但不得将放弃申报的第一作者列入申报名单。

5.由两人以上合作完成的集体成果,按正式出版或公开发表成果的署名申报,未正式出版或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类成果以结项证书载明的署名申报;每项成果最多署名5人,并提供各自承担工作任务和研究内容的证明材料。

6.以外文形式发表的论文,可由第一通讯作者牵头申报,但须第一作者同意,并提供相应的书面证明材料。

(三)时间安排。

1.报送申报计划

申报者填报《重庆市第十二次社科优秀成果奖申报计划表》,由二级单位汇总后,于2023年12月8日前将电子档发送至社科处邮箱ctbukyc@126.com,纸质档提交至厚德楼7016办。请各位申报者按时报送《重庆市第十二次社科优秀成果奖申报计划表》,科研处将根据申报人员情况建立企业微信群,通知相关事宜。

2.进行网上申报

申报者在“社科成果评选系统”(市社科联网站http://www.cqskl.com/)注册(已有账号的不用再注册),经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按照系统提示填写申报材料。

申报者于2023年12月17日前在线填写完成并提交,再下载《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

3.申报材料初审

请二级单位于2023年12月18日12:00前,将本单位申报成果的《申报表》、成果、证明成果价值或影响的纸质材料汇总后提交1套(不做打印装订要求,论文可只提交复印件,包括封面、论文正文、封底)交至厚德楼7016办以供初审。纸质《申报表》、成果、证明成果价值或影响的材料纸质版,应与申报系统所填写的内容完全一致。

社科处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提出修改完善意见和建议。

4.初审意见反馈

社科处拟于2023年12月25日前组织初审意见反馈会,将集中反馈修改意见和建议,并将初审材料返还至申报人,网上申报材料也一并退回。会议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请申报人务必本人参会,并按照修改意见进行完善。

5.修改完善

初审意见反馈会后至2023年12月27日前,申报人可参考审核意见和建议对申报材料进行修改完善。

6.定稿提交

(1)网上提交

请申报人于2023年12月27日前在系统中提交定稿,并确保提交成功。科研处将于12月28日起进行网上集中审核,请申报人随时关注系统状态,查看审核进度和意见。

(2)纸质档提交

申报人将纸质材料定稿交至二级单位,由二级单位将申报材料定稿汇总后,于2024年1月5日12:00前将纸质版定稿交至社科处(厚德楼7016办)。

提交定稿时,各申报二级单位需填报《重庆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审核意见表》(见附件)有关内容,并连同申报成果报所在单位审核。按照有关要求,各二级单位党总支(分党委)须对本单位申报成果出具政治审查意见,各二级单位应对本单位申报成果的申报资格、学术规范、成果质量等出具审核意见。凡未出具审核意见的成果一律不予受理本次成果申报。

(四)申报材料

1、报送申报计划,需提交《重庆市第十二次社科优秀成果奖申报计划表》(2023年12月8日)

2、初审材料提交(2023年12月18日12:00):

(1)在“社科成果评选系统”填报并提交;

(2)《申报表》1份;

(3)成果及相关材料一式1份。包括国内外公开出版并公开发行的著作,国内外公开报刊上正式发表的论文,被批示、采用、推广或结项的调研类报告,证明材料等佐证材料。论文、报告、佐证材料装订成册。

3、定稿材料提交

(1)在“社科成果评奖系统”填报并提交。

(2)用A4打印并装订成册的《申报表》一式3份。

(3)成果及相关材料一式3份(其中1份原件)。包括国内外公开出版并公开发行的著作,国内外公开报刊上正式发表的论文,被批示、采用、推广或结项的调研类报告,证明材料等佐证材料。论文、报告、佐证材料用A4纸装订成册。

定稿材料装订参考样式由社科处另行发布至企业微信群。

(4)二级单位审核后的《重庆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审核意见表》

凡申报的成果及有关材料,无论获奖与否,均不退还。

提交的定稿材料,需经社科处初步审核通过后,再下载《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将纸质的《申报表》、成果、证明成果价值或影响 等材料原件一并交至社科处。纸质《申报表》、成果、证明成果价值或影响等材料原件,应与申报系统所填写的内容完全一致。

五、评选程序

重庆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由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实施,坚持科学、负责的精神,秉持客观、公正、公平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严格按照《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257号)规定的有关评选程序,通过专家评审、提出建议表彰名单、社会公示和市政府审定等环节,评选出高质量的优秀成果。

六、奖励办法

根据《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的相关规定,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激励为主的原则,向获奖者颁发证书和一次性奖金。

七、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62769030

电子邮箱:ctbukyc@126.com

附件:

1.重庆市社会科学成果评奖系统使用手册

2.重庆市第十二次社科优秀成果奖申报计划表

3.重庆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审核意见表

科研处

2023年12月1日

关闭

云鼎国际4118welcome

党政办公室电话:023-62769900 传真:023-62769515

南岸校区: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邮政编码:400067

兰花湖片区: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28号/邮政编码:400067

江北校区:重庆市江北区华新街董家溪鹅石堡山26号/邮政编码:400020

茶园校区:重庆市南岸区梨花大道西侧(在建中)

  • CTBU微博

  • CTBU微信

  • CTBU抖音号

版权所有 © 云鼎国际4118welcome(中国)登录网站 / 渝ICP备12007852号 /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15号 / 访问次数:
Baidu
sogou